![](/uploads/b852bb68-b41e-4a1a-92b9-dd5a94885c15-%e8%9e%9e%e8%9f%bb.jpg)
當有個食物掉在桌上,螞蟻會怎麼搬回去呢?
首先想像有一群螞蟻圍著爆米香,之後這群螞蟻開始互相拉鋸,每隻螞蟻都想走自己的方向,可是最後它們會一起找到一個最適合的方法,把這個爆米香搬回家。有趣的是,這一群螞蟻裡面是沒有領導者的!既然沒有領導者,那它們怎麼知道哪一條路才是最佳的回家路徑呢?
其實這個過程有點像是每一隻螞蟻都有平等的一票,以及每一隻螞蟻會有它認為的最佳回家方式,然後它們會有一個群體的力量,透過多數決的方式,最後找出一個最好的、可以帶著爆米香回家的路。也就是說,當群體裡面,每個個體都是有同等的決定權時,它們會透過不斷的互相溝通,彼此交互作用下影響別人,然後去影響到整個群體,最後做出一個最適合的決策。
這樣的概念在社會生物學中,稱做「去中心化的系統」或「去中心化的組織」。現在講到去中心化,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比特幣。因為比特幣最常講的就是,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幣值,不是由各個中央集權國家發行的貨幣,而是由元宇宙,虛擬網路世界上所做出來的,是透過每一個網路使用者不斷去挖礦、設計之後所做出來的。
去中心化的概念其實在我們網路世界開始發達之後,就開始陸續有像剛剛講的比特幣或是其他很多具有共同創作特性的產物。因為以前的中央集權就像是單一的大型公司,他們會有智慧財產權。可是在網路世界中,每一個人可以分享自己的小小創作,再透過其他人不斷地去修改,逐漸累積,最後變成一個很大型的創作。
就像是現在的連續劇、美國的影集或電影其實很多都是這樣子去產出作品的。它不是由單一的創作者所做出來的,而是由網路上集體的想法,不斷的在無意識下,最後產生一個很獨特的結果。而這種去中心化的概念,其實一開始是來自於螞蟻它們這樣的社會組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