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性動物食性廣,但仍然會有些偏好特定營養素的食物,且會視當時生理狀況改變傾向,像是黃斑黑蟋蟀平常主食以葉菜根莖為主,將植物纖維消化分解成熱量來源的葡萄糖,但是如果有戰死的同伴屍體或是自己剛剛蛻下來的舊皮,就是難得的蛋白質食物源。而因為食性廣的習性,也讓許多雜食性動物,常隨著全球貿易後廣泛分佈,像是入侵紅火蟻、溝鼠、人類(也算是一種)。
在經歷一個禮拜的蟋蟀飼養觀察後,我們來討論分享在家的觀察。有的孩子說餵過各種不同的水果,他的蟋蟀最愛吃的是芭樂。有的說看到蟋蟀蛻完皮後,把舊皮吃下去。還有孩子只餵白米「粒」,結果很快就GG了(老師有說過白米「飯」也會吃Orz)。除了食物外,孩子更興奮的是蟋蟀的「叫春」求偶行為,他認真觀察一天內叫了多久,從上學出門前在叫,到放學回家後還在叫,相當仔細地記錄在腦袋裡。
經過一番的熱烈討論與統整後,大家紛紛看到各自的蟋蟀有著不同的食性。所以我們就要來做實驗驗證到底蟋蟀比較喜歡吃什麼食物。我們一起把準備好的食物放在蟋蟀餐盤上,分別是香吉士(果糖)、地瓜葉(纖維素)、豬瘦肉(蛋白質)和腰果(油脂),然後就開計時猛盯多少「蟲」次造訪各種食物。經過一番猛烈監控後,結果發現最多蟋蟀造訪的是地瓜葉,緊接在後的是香吉士。昆蟲可以將植物纖維分解成葡萄糖,作為生存發育所需的能量來源。所以初步判斷蟋蟀比較需要含「醣」食物。這樣結果又引發他們更多的好奇心,紛紛舉手發問。
如此的過程也就是科學驗證與思辨討論歷程,雖然是對蟋蟀食性的比較實驗,但是卻能激發孩子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並將觀察到的現象邏輯判斷出知識性結論,最後也引導他們正向求知的態度。這也是現在新星課綱(108課綱)所要推動的素養導向學習的宗旨。
#如苗兒童創作學苑
#蟲蟲先生的科學教室
#教室內的野外實習
#108課綱科學素養教育